“我国县域管理大讲堂”第十讲在浙江大学举办。
浙江“西大门”的“守门员”——衢州市开化县委书记鲁霞光作为主讲人,面向浙江大学百余名师生叙述了当地首先全国进行的“多规合一”变革及饯别绿色开展理念的“生态立县”故事。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到会我国县域管理大讲堂第十讲。
县域“一本规划”先行地“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糟蹋,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因为基础数据不一致、编制规范不一致、作业机制难协调等原因,此前,当地开展规划,特别是县级规划易发生数量多、定位不清、功用堆叠、系统不全等问题,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对政府的公信力也发生消极影响。
鲁霞光直言,“十二五”期间,像开化这样的县,要编制规划124个,每部规划间彼此不挂钩、也不连接,比方有的部分运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有的则运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最后规划变成了‘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当前,我国正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间就包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此进程中,怎么做好县域规划的顶层规划,并一以贯之履行?二十多年来坚持“生态立县”开展战略的开化首先全国给出答复。
2014年,开化被确立为全国28个“多规合一”试点市县之一,探究经济社会开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并锲而不舍加以执行。
“开化为什么要做‘多规合一’?这和开化一起的区域位置、一起的人文环境和一起的生态禀赋有联系。”鲁霞光说。
开化是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出境水质常年保持在Ⅰ、Ⅱ类规范,被称作浙江“大水缸”。作为国家生态县,当地85%县域面积为山地,森林覆盖率达80.9%,还具有长三角地区仅有的国家公园—钱江源国家公园。
生态是开化的开展底色。鲁霞光介绍,1997年,当地就提出“生态立县”开展战略,尔后十几任县委书记从未不坚定这一战略。此背景下,比较发达地区做规划涉及面更广、顾忌更多的复杂性,挑选开化进行试点,也有着“方针更明晰”的考虑因素在。
鲁霞光说,2014年开端,历时四年,在国家、省市县一起推进下,开化的试点终究取得“五个一”(一张蓝图、一本规划、一套技能规程、一个技能渠道、一个体制机制)的阶段性成果。
“咱们立足高质量开展、绿色开展理念一直不不坚定,把该维护的维护好,维护以外的开展空间留足好,尤其是建立国家主体生态功用区开发负面清单,搞清楚哪些不能开展、哪些区域不能进入。”鲁霞光说,并非所有空间都能够用来开发和开展,要完成精准、精细开发,就需要“把家底摸清楚”。
“摸清家底”后,开化开始确定开发上限。规划期内,当地县域总体可开发面积为152平方公里,生态空间从50.8%大幅提升至80.43%,其间252平方公里作为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这是否会缩小开展空间?
“(多规合一)成效十分显着。更难能可贵的是,经过‘1+X’的规划系统编制,咱们为中心城区现有工业的开展腾出了空间。”鲁霞光说。
原来,此前不同部分对空间的多头管控,形成规划管控紊乱。“多规合一”后,开化一致六大方面指标系统和若干个子系统,完成规划规范、一致且评价进程有一致性。因部分规划“打架”形成项目落地难,甚至落地后不合规的现象大大削减。
终究,开化经过编制“一本规划”、构建“1+X”规划系统,各类规划从55个削减到21个。凭借“多规合一”信息渠道,开化正在探究“整体智治”,推进“多规合一”向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改变。该渠道上线后,当地436个项目的决策时间从30个作业日以上缩短到8个作业日。
2016年,开化的“多规合一”试点取得中心深改组必定,并于2019年荣获“我国城市管理创新奖”。
“一张蓝图怎么‘绘究竟’?”
“‘一张蓝图绘究竟’,我关怀的是怎么‘究竟’?有没有什么制度能确保规划被坚持下去?”11日晚,一位浙大学子发问——这是我国县域管理大讲堂最受听众欢迎的发问环节,现场听众能够直接与主讲的县域主官沟通,不少有志从政、走向基层作业的学子借此取得鲜活的管理经历。
鲁霞光回应,开化已经建立了一套体制机制,从县委到部分,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领,任何相关部分都不能改变规划,要按照规划落地项目。“明确的生态红线不能破,永久农用地不允许改变用途,这有上位法和体制机制进行束缚,当地只能在弹性空间‘做文章’。”
“当地政府有这样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自觉,没有这样的自觉,朝令夕改,总是‘重启炉灶’,反复折腾,是对这个当地最大的不负责任。”鲁霞光说。
当晚,6位浙大学子等听众环绕“多规合一”试点、干部成长等话题发问,鲁霞光结合个人经历和开化开展实际一一作答。
据悉,我国县域管理大讲堂由我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社会管理研究院一起主办,方案每期邀请在我国县域管理有一线执政经历和深度考虑的县域作业主要负责人或相关领导干部走上高校讲台,环绕“县域管理”主题进行演讲。
“今日的思政课,推翻了我对思政课的观点,是我心向往之的‘好课’。”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主任徐邦友参与11日晚的活动后发现,我国县域管理大讲堂与高校以往的思政课较为封闭、专业性不强、说教味重的表现不同,沟通了校内和校外的两个空间,联系了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同时还结合学者和官员、言说与演示,成为开放性思政课的典型。
我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柴燕菲表示,我国县域管理大讲堂已走入第十讲,迄今为止,这一渠道已邀请多位在我国县域管理有一线执政经历的领导干部,叙述县域开展和干部成长故事。
现场团体合影。 张茵 摄现场团体合影。 张茵 摄“作为浙西以生态为‘底色’的山区县,开化有着县域层面‘一张蓝图绘究竟’的名贵经历。今日的主讲人娓娓道来,叙述了当地在绿色开展理念的落地进程中,擘画‘一张规划’,平衡好生态维护与当地开展的历程与细节,为我国社会的‘未来管理者’供给了十分有学习意义的实践方法论。”柴燕菲表示,我国正着力构建新开展格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与脱贫攻坚,期待我国县域管理大讲堂渠道能够汇聚更多县域管理的智慧,启示当下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