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盛暑當空。三峽五級船閘兩岸地表溫度高達50攝氏度,湖北省宜昌市三峽壩區特勤大隊護航編隊12名消防指戰員穿戴沈重的救活防護服,執行第5000次護航勤務。經過6個小時揮汗堅守,護航編隊順暢完成護航使命,當日護航貨品包含汽油等一級危化品,合計0.82萬噸。

2004年7月8日,三峽雙線五級船閘正式通航,三峽船閘是三峽紐帶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成功建設和安全安穩高效運轉,使千裏峽江成為當之無愧的黃金水道。2004年12月31日,三峽消防特勤大隊(2018年改製轉隸後更名為三峽壩區消防特勤大隊)正式建立,60余名消防兵士初次進駐三峽壩區,擔負起三峽工程的消防捍衛使命。

數據顯示,護航19年來,三峽壩區消防特勤大隊合計參與危化品過閘5000次,出動消防車8000余輛,出動護航指戰員40000余人,成功維護23000余艘合計4000余萬噸危化品過閘。期間,未產生一起火災事故。
「全國首個消防護航編隊誕生!這是一個艱巨的使命,世界上也沒有類似的工作經驗,等於從零開始摸索」。三峽消防特勤大隊建立伊始,第一任大隊長張小忠就收到了壩區領導的使命,要求組成一支專業的船閘護航部隊,負責危化品船只通過雙線五級船閘期間的消防捍衛使命。
「執勤編隊從開始的1車6人到兩車10人,再到現在的3車18人……」三峽壩區特勤大隊黨委書記、政委葉誌紅介紹,跟著三峽雙線五級船閘船只噸位的逐年攀升,護航的消防力氣也逐年增強。
「三峽船閘消防護航規程從業余到專業,護航操作規程越來越標準」。「三進三峽」的三峽壩區特勤大隊現任大隊長李勇,與護航編隊共「成長」——2004年底,他首批參與船閘護航,「人隨船走,隨時預備投入救活救援戰役」;2010年至2012年,船閘護航采取「五步法」,將勤務預備、勤務受理、勤務展開、勤務調整、勤務講評歸入護航全進程,使護航工作更加正規高效;2023年4月,該大隊安排編撰了《三峽五級船閘護航勤務規程(試行)》,初次將作戰單元的理念融入到護航勤務工作中。
當日,正在參與護航工作的一級消防士劉列彪2007年入伍,16年來共參與船閘護航使命2000余次,期間沒有出過一絲差錯。他說:「三峽雙線五級船閘就像一座鋼筋混凝土鑄就的『江上長城』,它全長6.4公裏,其中主體部分1.6公裏,上下蓄水位落差達113米,相當於40層樓那麽高,護航的消防員要跟從船只經過5個閘室後才能順暢翻越三峽大壩,這一進程一般要持續4至8個小時,非常檢測人的耐性和意誌」。
「第一次參與船閘護航工作,感覺比跑5公裏還要累。」剛入職的政府專職消防員夏佳偉一邊擦著額頭的汗一邊說道。三伏天裏,船閘上沒有一處可以遮陰的地方,白日地表溫度高達50多度,護航消防員穿戴全套救活防護服,頂著盛暑烈日,在船閘上筆直站立長達6個小時,厚重的救活戰役靴因高溫炙烤而發軟,平均一名消防員一次護航就要喝掉10小瓶礦泉水,濕透的救活防護服悄悄一擰汗水直流。
「我們向祖國報告,5000次船閘護航:安全!」參與護航的指戰員表示,無論有沒有險情,他們將持續駐紮在三峽大壩,隨時預備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用普通的執著堅守著祖國的「動力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