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表格下载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港口建设 >
   
蜀山一线船闸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的江淮分水岭
作者:最新更新    来源:未知   添加时间:2023-08-29 04:47    【】【】【
 
  一邊是已建成試通航運轉的一線船閘,一邊是百米開外興建中的蜀山復線船閘。8月22日,記者在引江濟淮蜀山紐帶看到,現場塔吊林立,人機繁忙,來自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引江濟淮工程建設者,正如火如荼地掀起施工高潮,竭盡全力沖刺10月份上下閘首封頂方針。
  
  引人註目的引江濟淮工程是國家在建嚴重水利工程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也是造福運河兩岸五千萬百姓的民生工程,從南向北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是跨流域、跨省際嚴重戰略性水資源裝備和綜合利用工程,是國家水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安徽基礎設施建設一號工程。
  
  安徽省引江濟淮工程公司副總經理、技能負責人、合肥建管處處長王同如告知記者,引江濟淮工程使命以城鄉供水和發展江淮航運為主,結合灌溉補水和改進巢湖及淮河水生態環境,供水範圍涉及河南安徽兩個省15個市55個縣市區,受水面積7萬多平方公裏,惠及人口5117萬。一期工程已於2022年底試通水通航,並於近來開端試運轉。
  
  蜀山一線船閘位於合肥市蜀山區的江淮分水嶺,面對引江濟淮工程施工有必要霸占的最大關隘,這兒不僅是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界線,更是引江濟淮工程途經地勢最高地段之一,同時還需要穿越脹大土、崩解巖廣泛分布的復雜地域,這種地質被稱為工程建設中的「雷區」。1800前,曹操曾想在此開鑿一條運河打通南北水路交通以滿意大軍南征之需,但終究也半途而廢成為千年的遺憾。如今,這一千年難題又擺在了來自中交四航局的引江濟淮建設者的面前。
  
  「脹大土遇水脹大,失水幹縮開裂;崩解巖則遇水松軟如稀泥,等到天晴水分蒸騰後則堅固如巖石。」吳彰彪告知記者,「在這樣的土壤中開渠,假如脹大土和崩解巖不適當處理,簡單形成渠道垮塌,這也是這嚴重工程千年來一向難以付諸實施的主要原因。」
  
  為處理這一千年難題,中交四航局建設團隊一開端就把脹大土和崩解巖列為重點技能攻關課題,迅速組建了項目總工王英凝為組長的技能攻關小組。
  
  「要麽換土,要麽改進土質,考慮工期和本錢,工程挑選水泥改性土,通過水泥和原有巖土中的蒙脫石、伊利石等成分進行化學反應,有效改進土壤吸水脹大的特性。但水泥摻入的份額很重要,太低達不到效果,太高又會開裂。」攻關小組經過重復實驗,終究取得打破,發現參加最佳水泥拌製用量,能夠把土壤的脹大性降低,也能夠阻斷下層脹大土與水和空氣接觸,形成結構穩固的坡體。
  
  對於崩解巖,項目團隊則采取了開挖過程中及時噴射混凝土進行覆蓋封閉。通過這一系列的行動,項目團隊成功霸占了這一千年難題,保證了船閘基坑和航道基礎的牢固。
  
  緊接著,王英凝又帶領攻關小組向蜀山船閘大體積混凝土這一技能難題建議進攻。
  
  為操控好混凝土質量,項目部成立了以「大體積混凝土溫控防裂」為課題的QC小組進行技能攻關,采用在混凝土內部埋設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混凝土溫度,並在混凝土內部布設冷卻水管降溫,在外部加蓋保溫保濕維護毯進行維護,保證了混凝土表裏質量。
  
  據悉,目前,蜀山復線船閘土建主體結構全體穩步有序推動,其他結構也已進入最終沖刺攻堅階段,主體結構方案於2023年根本完工,將為人字門等金屬結構安裝發明有利條件,為復線船閘順暢通水通航供給保證。
 
版权所有© 徐州市刘集闸站管理处  网站地图